近年来,多种小分子新药发现技术的爆发为生物医药创新激发了新的生命力。FBDD(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)作为当今主流的药物发现技术,为新药研发带来哪些可能性?6月28日,银河集团186net“FIC新药发现突围之路—FBDD策略篇”沙龙同步线上线下成功举办,携手业界先锋、学术界专家等,从更大视野、更多维度探讨FBDD在药物发现中的前沿技术与洞见,以共同推动生物医药研发实现新的跨越。下面整理了各位嘉宾的部分精彩观点以饕读者。错过本期直播的伙伴,可点击此处观看,或者关注“银河集团186net”视频号了解本期完整版视频回放。
变局时代,FBDD驱动创新药新机遇
银河集团186net首席创新官兼创新中心负责人戴晗博士
小分子药物在医药市场中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,虽然近年来抗体/蛋白药物和CGT的出现对小分子药物产生一定的市场竞争,但随着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,小分子新药研发又萌发了新的生机。戴晗博士由此引出新型小分子筛选技术平台——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FBDD,他指出,与传统高通量筛选HTS相比,片段化合物分子量更小,苗头化合物更有潜力,有更多的结构优化空间,且片段化合物和蛋白结合位点契合度更高,更可能产生高结合效率的先导化合物。随后,他分别以MAT2A、Bcl-2靶点为例介绍了FBDD常用优化策略——片段扩展法和片段连接法。
谈到FBDD技术,当然也少不了它使用的筛选方法,尤其是亲和力筛选。戴晗博士讲述了银河集团186net的亲和力筛选平台如何在非共价结合/共价结合化合物筛选中发挥作用,并进一步分享了ASMS、晶体浸泡、SPR、Intact-MS、TSA等在各自使用场景中的应用。找到片段苗头分子后,一般要解析出其共晶结构,截至2022年底,银河集团186net累计向客户交付超过48925例蛋白结构,其中2022年新增交付约14534例蛋白结构,研究累计超过1878个独立药物靶标,其中2022年新增交付68个。最后,戴晗博士列举小分子PCSK9变构抑制剂和新机理首创抗癌药发现案例进一步阐述了银河集团186net新药发现技术平台的应用。
(银河集团186net新药发现技术平台)
同步辐射光源在FBDD开发策略的应用
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汪启胜博士
都知道,同步辐射光源的出现,使得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。汪启胜博士在演讲中介绍了上海同步辐射光源(简称“SSRF”)线站的布局,目前约有40条开放的线站,包括了首条晶体学线站BL17U1、BL17U1搬迁线站(BL02U1)、P2生物防护蛋白质晶体学线站(BL10U2)、高性能膜蛋白晶体学线站(BL17UM)及微束白光劳厄衍射线站(BL03HB)。同时他还介绍了晶体学线站高通量实验技术,SSRF使用新型探测器,保证晶体衍射数据的高效率和高质量,对比2016年和2017年的变化,理想状态下,采集时间从30min迭代到30s,数据从4867套增长至10096套。另外,他还分享了SSRF目前正在搭建中的FBDD实验平台。
基于片段药物发现策略的蛋白翻译后修饰体系新药研究
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熊兵博士
如何开发药物治疗疾病?一直与人体的奥秘息息相关。人类复杂性的来源,更多地在于基因如何使用,而不是基因的数目,在于蛋白质中发生的成千上万的化学变化,或者在于通过基因组非编码区控制这些蛋白质的生产。基于此,熊兵博士首先诠释了他选择蛋白翻译后修饰体系作为靶点的原因。然后,他又从药物开发的角度对FBDD方法的优势进行了分析。与高通量筛选方法相比,片段分子库具有多样性高、库容量小等特点,虽然存在活性低的不足但是其配体效率更高。目前,FBDD的应用大致分为两类:一类是基于常规片段库进行药物发现;一类是基于共价片段库进行靶点发现。另外,使用FBDD方法,还可以考察靶点的可靶向性、发现多种结合位点及结合PROTAC策略设计蛋白降解剂等。其次,根据JMC最新统计数据,2018-2021年期间,在所有药物筛选方法中,有7%的临床新分子是从片段筛选获得的,且占比呈上升的态势。此外,从FBDD的理性基础角度出发,他认为,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,是一种新的思考模式,是一种减法思维。
在此,熊兵博士也介绍了他所在课题组所建立的FBDD技术平台,现有片段库约有2000个分子,筛选方法完善,具有多个靶点的研发经验。随后,他还列举多个案例阐述了FBDD在翻译后修饰靶点方面的研究。在Ras脂化-转运蛋白PDEδ的抑制剂研究中,他们课题组通过FBDD技术成功研发了全新的结构类型,最好的化合物达到26 nM,活性提高2000倍。
最后他特别强调,FBDD研发策略,离不开复合物晶体结构的支撑及后期深入的化学结构改造,同时分别举例说明了从Fragment出发应用片段连接(Fragment link),片段生长(Fragment growth)及片段合并(Fragment merge)等策略快速的提高化合物活性的实际应用。并指出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活性分子药物方法,FBDD在发现新结合位点(正构、变构位点)、结合PROTAC/RiboTAC技术进行药物开发等方面大有可为。
(案例:Ras脂化-转运蛋白PDEδ的抑制剂研究)
(案例:E3连接酶的抑制剂研究)
(案例:PRMT5抑制剂-MRTX1719)
圆桌讨论
探索药物发现——药物筛选方法与成功案例
(从左往右: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许叶春博士、银河集团186net首席科学官叶志雄博士、特科罗创始人、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增全博士、科因生物创始人、首席执行官王一恺博士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熊兵博士)
在叶志雄博士的主持下,熊兵博士、许叶春博士、王一恺博士、王增全博士共同探讨了以下4个议题。
Q1
近年来有6个FDA获批的药物和50多个临床化合物的研发是从FBDD开始的。各位嘉宾能对FBDD技术可以运用在什么样的靶点上,目前有什么常用到筛选方法和化合物库简单地聊一下?
王增全博士:从产业角度出发,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苗头化合物,并真正将其推进至临床,是至关重要的。对于小公司来说,没办法筛选很大规模的化合物库,而FBDD在这方面优势明显,它的片段库化合物可以是几百个、几千个甚至上万个,没有局限性。另外,技术层面上,像膜蛋白这类难成药的靶点应用FBDD还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,首先这类靶点的蛋白制备就存在很大的难度,然后如何运用到片段化合物的筛选中,找到苗头化合物,及验证其是否为真正的苗头化合物,这一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。所以从产业的角度考虑,企业在选择某种技术时,需要仔细、综合的考虑靶点的选择、库的选择等多个因素。
熊兵博士:有研究表明,增加SP3杂化碳的数目,可使得化合物库更加立体,对复杂靶点有更高的获得活性片段的概率。针对GPCR靶点,他认为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,FBDD在该领域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。
Q2
FBDD与其他筛选方法相比,有哪些优势与局限性?FBDD后续需要大量的优化工作,有什么药物研发技术能对优化工作有所帮助?
许叶春博士:每一种筛选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使用范围,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。就FBDD而言,它涉及到各种筛选方法的使用,不需要局限于哪一种。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相比HTS、DEL等,FBDD筛选出的苗头化合物的亲和力会相对弱一些,因此,需要重点关注如何筛选发现弱结合片段,尤其是针对大家都有提到的GPCR等靶点,没办法使用经典的酶活方法来进行筛选。在这一情况下,可以考虑发展多个assay,比如SPR、质谱、TSA等,相互交叉验证。此外,她还强调,开展FBDD项目时,如果片段结合模式不清楚,这对于后续结构优化无异于盲人摸象。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选择基于晶体的FBDD筛选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。
王增全博士:FBDD的一大挑战在于其较高的假阳性。过去FBDD研究的靶点一般较为容易,但对于比较难成药的靶点,FBDD面临的挑战更大。像如今使用FBDD方法获批上市的6款药物,都属于激酶。激酶具有很好的结合位点,也易于找到苗头化合物。与此同时,FBDD也有着不可否认的独特性,除了发现活性中心抑制剂,还可以用来找到别构抑制剂,这是传统筛选方法难以做到的。所以,在应用某项技术进行药物研发时,务必要考虑靶点、筛选方法及后续进程的开展。此外,他强调道,晶体结构在FBDD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Q3
FBDD也为难成药靶点的药物开发带来了希望。各位觉得FBDD在难成药靶点的应用上目前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?会成为难成药靶点蛋白或者非蛋白靶点的理想筛选方法吗?比如说近年来火热的PROTAC和RNA靶点。
熊兵博士:对于难成药靶点,他认为FBDD与PROTAC技术是一个天然的、很好的结合。片段分子量较小,既使与linker或者E3连接酶连接上,分子量依然在可控范围内。对于这种分子的优化,其PK难度相对较小。反之,如果是复杂的分子与linker、E3连接酶相加,会使得分子量过大。之前有做过研究,在临床前小动物PK阶段是不错的,但是到了大动物PK参数就变化很大。因此在人体内PK很难预料,存在很大的风险。他表示,采用FBDD策略能很好地控制分子量,有助于保证PK一致性。
Q4
随着AI技术的发展,药物研发行业对AI技术也有非常高的关注和投入。在到具体应用层面上,各位嘉宾觉得AIDD/CADD与FBDD如何协同应用?未来发展趋势如何?
王一恺博士:首先,他认为无论是AIDD还是CADD,它们都是在算力普惠可及的前提下,基于某种方程的求解或者拟合。然后就与FBDD的协同应用上,他体会比较深的一件事是,科因生物从2020年开始搭建基于片段的计算平台,与专家经验相比,计算机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可以大规模、高效探索所有可能的化学空间,并找出最有可能与蛋白相结合的分子。他还透露,科因生物目前已经具备基于片段的湿实验筛选验证能力,以片段和蛋白共晶中埋藏的氢键为计算起点,将极大提升分子设计准确度和优化迭代效率。这样的结合将会使FBDD成为更有效的药物发现工具。
Copyright © 银河集团186net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9036061号